行业新闻
>
实操指南:十步用AI完成高质量文献综述
实操指南:十步用AI完成高质量文献综述
PaperXie
2025-08-27
30

步骤一:整理文献输入卡

不要直接扔整篇文献!应把每篇浓缩为“三要素”:

  • 研究问题(What)
  • 研究方法(How)
  • 研究结论(Findings)

推荐提示词:

"我将提供论文摘要或核心内容,请你帮我整理为结构化信息卡。包括:研究问题(1句话)、研究方法(对象/样本/方法)、主要发现(2–3条)、研究局限性、适用场景。如有信息缺失请标注。请用固定字段的表格输出。"

整理50篇,你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"文献摘要数据库"。

步骤二:统一术语,避免概念混淆

不同论文常用不同术语指代同一概念,需提前合并。

推荐提示词:

"请根据我提供的文献总结,找出名称不同但实际相同的概念(如'技术接受模型'和'TAM')。请输出三列表格:标准术语、别名/缩写、来源文献。如不确定请归入'待确认'并注明原因。"

步骤三:分组提炼主题与差异

将文献分小组(如5–10篇/组),分批输入,让AI识别每组主题与方法差异。

推荐提示词:

"请根据这5–10篇论文摘要,总结它们的共同点与差异。请包括:①集中研究的主题;②使用的研究方法;③一致的结论;④相互矛盾的结论及可能原因(如样本、方法、地区差异)。最后请列出信息不足之处。输出形式:表格 + 文字说明。"

步骤四:构建"研究地图":归纳共性与差异

整合各组的主题总结,形成领域研究全貌。

推荐提示词:

"请将前面各组总结合并为'主题与证据对照表',应包含:主题名称、支持文献、证据强度(强/中/弱)、常用方法、适用场景。如有主题重叠请合并,主题较弱请说明原因并指出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。"

步骤五:提炼综述主线与框架

将主题与差异串联为逻辑主线,形成写作框架。

推荐提示词:

"请基于'主题对照表'梳理写作主线,包括:①研究背景与重要性;②主流研究方向与方法;③已有共识的结论;④存在争议的内容及原因;⑤研究空白;⑥未来研究方向。请用多级标题输出大纲。"

步骤六:生成可扩写的详细提纲

将主线转化为可直接写作的段落结构。

推荐提示词:

"请将上述大纲转化为详细写作提纲。每章节分段落写明:核心观点、对应文献编号、解释说明、段末总结句。最后请推荐可配图或配表的位置。"

步骤七:研究质量评估

辨别证据强弱,避免以偏概全。

推荐提示词:

"请从样本代表性、测量信度、方法严谨性、结论可推广性、发表偏差等角度评估以下研究质量。输出表格:主题×质量(高/中/低),并简述理由。"

步骤八:从空白到问题——生成研究选题

将文献缺口转化为可操作的研究问题。

推荐提示词:

"请将前述研究空白转化为具体研究问题,每个问题需简短清晰。并为每个问题提出研究方案,包括:变量、数据来源/样本、研究方法、可能风险。请用表格整理。"

步骤九:学术化语言润色

让文字严谨、简洁、符合学术规范。

推荐提示词:

"请将这篇综述草稿润色为学术论文风格:使用第三人称、标准术语;每段需有主题句、论证句与总结句;明确标注证据不足处。最后请说明你修改了哪些内容。"

步骤十:溯源核查,杜绝虚构

确保每个结论都有文献支持。

推荐提示词:

"请对综述内容做'溯源检查',每个结论需标注对应文献编号和出处。如无文献支持,请列入'证据不足清单'。如有结论被夸大或存在矛盾,请标注并建议修正。"